海门张謇研究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浅说张謇的育才观及其现实意义/朱凌佳

172
作者:朱凌佳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org

浅说张謇的育才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凌佳

近代以降,海门教育逐渐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标识,形成一种特有的地方教育文化范式,为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追本溯源,晚清教育大亨张謇在早期便奠定了海门教育发展的基石。他本着“南通教育本不随人脚跟,謇于教育,亦未仰人鼻息”的作派,塑造了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教育态度,充盈着现代性的创生精神。

一、大德大生

1902年,张謇在南通《师范章程改定例言》中首次提出了他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1]。张謇所言之国家思想乃其大德大生思想在国家层面的具体表达,他要求培养人才要注重对国家的热爱。

《周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亦是人之大德。此生,非一己之生,更是众生之生。张謇对人之生的意义认识颇为深刻,“人恒以寿为重,其实人之寿不寿,不在年岁之多寡,而在事业之有无。若其人果有益于地方,虽早夭亦寿,无益于地方,即活至百岁,奚得为寿……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庸。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2]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但助人助世后,便获得精神之永生,超越生命物理的量度,真正做到“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的境界。张謇先生的境界实达于此,故其对草木生爱,对世人含情,尽其所能,造福江海地区的教育等诸多领域,实现其大德大生的领悟。这份大爱用于人民,用于国家,便生出张謇先生的教育伟业。这份为国为民的情怀,也深深感染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其人才培养上亦融入这份大爱。

作为知识分子出身的张謇,在国家危难时刻,提出教育救国,“举事必先智,启民智必由教育。”[3]这种忧国爱民情怀也被烙印在张謇的育才观里,“国何为而须教育?教育者,期人民知有国而已。”[4]国家意识和大国情怀被张謇视作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恰是当今教育的核心主张之一。张謇在育才方面强调国家意识熏陶,时至今日,依旧是弥新的话题。

海门作为张謇的故乡,在宣扬爱国主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张謇纪念馆、张謇研究会、张謇创办的一系列教育机构等,均是一笔不菲的教育资源。

海门的教育,尤其是历史教学,更应大力利用地理优势,创办特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申报相关课题,深入学习。

海门人更要让学生从身边的爱国伟人学起,行动中点滴贯彻爱国精神,让张謇的“大德大生”精神汇入新时代的交响。

二、坚苦勤俭

张謇在育才上特别注重美德的培养,“首重道德,次则学术。”[5]在美德方面,张謇提及较多的有坚苦、勤勉、节俭等美德,认为这些美德不仅重于学术,更是通向成功、富裕、长寿的要诀,至少也能解决个人基本之生活。

1. 坚苦

“坚苦自立,忠实不欺”[6]是通州师范学校的校训,其中“不欺”来自唐代诗人贾岛的“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弘一大师语:“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整则校训体现了张謇希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忠诚老实的性格,成为一个正人君子。

“坚苦”意为“坚毅刻苦”,一方面要耐得身体上的劳苦,如张謇所言“则凡作一事,……须耐劳苦,须自强力,……”[7]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精神上的耐苦。为了自己既定的目标,能静下心来,坐得了冷板凳,修行自己的精神。这份精神上的坚苦在张謇儿子身上也不能免除,“居今之世,若无学问、常识、声望,如何能见重于人,如何能治事,如何能代父?故不得不使儿阅历辛苦,养成人格,然后归而从事实业、教育二途,以承父之志,此父之苦心也。”[8]

成就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久的耐心和淡泊诱惑的意志力,需要精神上的坚苦,张謇为此也感慨:“古今学者之所以能成其学,何一非从艰苦中来。”[9]他认为耐苦是成功之门:“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必先兴学。乃知勤勉节俭耐苦诸美德,为成功不二法门。”[10]张謇所推崇的美德,除了坚苦、自立、忠实等外,还注重勤勉和节俭,提出“天下之美德以勤俭为基。”[11]

2. 勤俭

在张謇看来,勤劳是做任何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其提及“凡致力学问,致力公益,致力品行,皆勤之事也。”[12]勤勉对促成学问、公益和品行养成有莫大关系。“唯勤也,故摩练习而坚其骨筋。以是为富之本,寿之门。”勤劳乃是富强、长寿之秘诀。“则凡作一事,须专须勤,须有计画,……”[13]“凡百事业,动须资本;人之生活,全在勤劳。”[14]“言‘勤’则办事必依定时,言‘俭’则一切开支,务从节省,……则非特本行之幸福,亦诸君将来立身之幸福矣。”[15]在张謇眼里,勤劳乃是生活之本,幸福之源,其对于勤劳极尽推崇,对于节俭亦奉若明珠。

节俭与勤劳相辅相成。张謇在对节俭的定义中甚至讲述了节俭对信用的作用,“俭何以是美德?俭之反对曰奢。奢则用不节,用不节则必多求于人;多求于人则人必不愿。至于人不愿,则信用失而已亦病。是奢之病,妨人而亦妨已,故俭为美德。”[16]其进一步解读信用与美德的关系,“道德者,良心而已。……能有为、有不为,故有常。有常,故信。人可以穷,可以死,不可无良;国可以弱,可以小,不可无信。无良,不人;无信,不国。”[17]张謇把信用等美德上升至国家高度,认为失德失信,国将不国。

在处事方面,他也强调节俭的功效。“省钱去侈,慎事养誉,知足惜福,皆俭之事也。”[18]“唯俭也,故嗜欲简而啬其精神。”[19]“俭可以凝贞苦之心,可以养高尚之节,可以立实业之本,可以广教育之施。”[20]张謇论述节俭可以谨慎行事,维护自身信誉,养成高尚人格,故而希望能推广教育。

三、知行并进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21]张謇强调学问要成为活的有用的学问,必须是能用得起来的,并且能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随着改变。理论联系实际,“学问兼履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22]学问光从书籍获得是不够的,真学问需经实践考验,以实践丰富学问,完善学问。他还强调学问要具有开放性,“世界经济之潮流喷薄而至,同则存,独则亡;通则胜……昔之为商,用吾习惯可以闭门而自活;今门不可闭也,闭门则不可以自活。”[23]

张謇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认真落实在其行动上,在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学则里规定,学生每学期要“修学旅行”一次,大致从三方面选择实践:“一、巡视各地实业状况可供实地见习资料之地;二、锻炼身体习劳耐苦资以训练之地;三、名胜古迹藉广知识之地。”[24]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故而他提倡知行并进之学,“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行。居今之世,舍知行并进,尚安有所谓学务哉?”[25]这与陶行知在此方面的观点相一致,陶行知在《行是知之始》中谈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当今教学的弊端是以“闻知”为主,忽视“亲知”和“说知”(语出《墨子·经说上》:“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说知”是由推理得来的知识——编者)。前人之于知识的获取,已有深刻之思考。

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观,于今天而言,依然熠熠生辉,以知促行,以行丰知,对后代教学影响颇具。我们当秉承张謇“知行并进”的思想,努力实践,以不负历史使命。

(作者系海门市张謇研究会会员、海门市历史学会会员)

参考文献:

[1][2][3][7][9][25]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4卷第99页、第508页、第468页、第501页、第532页、第5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4]章开沅:《张謇传》第162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5]沈行恬:《张謇教育文论选注》第230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6]庄安正:《张謇先生年谱》第203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8][11][12][18]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③》第1537页、第1524页、第1524页、第152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10][13][14][15][16][20]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④》第186页、第501页、第608页、第446页、第122页、第12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14]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②》第596-59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19][21]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⑥》第529页、第37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2]《张季子九录  教育家》第3卷第11页。

[23]《农工部张总长致商会联合会函》,《申报》,1914年4月14日。

[24]崔之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第619页,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