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佚文《桐城礼让杨氏重修族谱序》述略/陈晓冬1116
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org 张謇佚文《桐城礼让杨氏重修族谱序》述略 陈晓冬 张謇先生(1853--1926)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研究张謇,向为各界瞩目,其中为人所看重的基础工作,则是对他宏富巨著进行搜集、校雠、注释,汇编出版。从1931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季子九录》始,至201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新编《张謇全集》,将近百年。2012年出版的新编《张謇全集》,是其著述的集大成者,诚如章开沅教授在《全集》序言中所说:“新编《张謇全集》在编辑体例、文献收罗与考订,校勘诸多方面已有更为明显的改进”。真是厥功甚巨。 然载籍浩繁,遗珠难免。本人近读《桐城杨氏宗谱》,得张謇《桐城礼让杨氏重修族谱序》一篇,为新编《全集》所失收,当属吉光片羽,弥足珍贵。现移录如下,并校对、标点,对序文所涉人物略加按说,希有裨于张謇研究。 桐城礼让杨氏重修族谱序 桐城杨扶雅先生与先师孙海岑先生为至交,其丙子廷试策翔雅鲠直,有唐刘司户之风,未得上第,士论惜之。令嗣佑甫大令,予同年生也。其文学骨性,亦有父风。虽屡膺州县之寄,卒以伉直不合罢归。昔人谓杨太尉子孙,均以直著。若扶雅先生之乔梓,其殆似之矣。嗣其族议续修志乘,佑甫邮乞弁言于予。 予览其牒录所存,鼻祖化元公于元末自江南婺源迁桐之会宫,复转迁于义巉保礼让甲之李巉觜,椒衍榴蕃,子孙殆以数千计,虽时有迁徙,占籍礼让者居以此见杨氏之积厚流长,郁之也久,发之必昌,门闾之大,事业之光,殆方兴而未有已也!夫劝劭农林,植滋户籍,勋三物而兴六行,以合于古司徒登版 民国四年仲春月献书之典者,固不佞之责也。爰于杨氏家乘之告成,而乐观其后焉。承藉世泽,安庐舍,长子孙,宴然奠居于山水之涯,以永其寿年,而绵其统绪。固由先世祖德之懋,抑其子孙绳继绍述,以布获流行于无穷者,为不易得也。乃者佑甫父子叔侄兄弟承累世传经之后,文雅科第鼎峙于士林,群从辈复聪颖特达。求学遐方,颉颃髦彦之士,其志亦不局于一隅矣。若夫维持桑梓,为令长所倾心,垦辟东南,由单寒而致富,以及敦诗说礼胙史温经,秩秩乎中师儒之选者,亦多有其人。多数。南人谓两水夹岸,其岸线横插水中者为嘴。地凹下田少且瘠,不足于耕,产粟不给食。士以笔,农以舟楫渔业,女以织代耕,茹贫含素,食力自给,有唐魏勤俭之遗焉。其人谨愿无外慕,如书所谓,聪听祖考之彝训, 惟土物爱,厥心臧者,殆近时不雕不琢之古愚也。夫历五六百年,屡经兵劫,故家旧族向日声华炳蔚者,或凌替无存。而杨氏子孙 通州张謇拜撰 这篇序文为《桐城杨氏宗谱》谱序,收录于卷一“文卷”。桐城杨氏族谱,民国四年(1915)乙卯木活字本,共40卷,由桐城派名家杨扶雅先生之子杨佑甫总理修谱,并由他向张謇征序。序中的孙海岑先生则是桐城籍通州知州孙云锦。 孙云锦(1821--1892),字海岑,安庆府桐城县人。以诸生入曾国荃幕府,以军功仕宦,先后任职于通州、淮安、江宁、开封。在担任通州知州期间,为少年张謇平反冒籍应试案,并由此与张謇结下师生情缘。多年后,张謇在为孙云锦所作《桐城孙先生七十寿序》中深情地回忆:“謇贯通州而居海门,弱岁为人所苦,所谓冤与弱之一。微公拯之植之不能有今日”。其后孙云锦调任淮安、江宁、开封等地,均携张謇前往,直至孙氏去世,二人一直保持信函联系。当孙云锦在1882年初因猫儿山命案牵涉暂时系狱,他即前往探视,并表示“公如被冤,愿生死从之”。1892年2月,孙云锦与世长辞,张謇“为位而哭”,在《祭桐城孙夫子文》中,他深情地回顾了孙夫子的一路扶持“悯其未学而召置门下,念其有亲而资分俸余”,认为自己“其不见吐弃于贤豪长者,而人间今日犹知有謇也其人于泥尘之底,谁之赐欤?呜呼公乎”。在他的倡导下,通州士绅合词上禀督抚,请将孙事迹奏付国史《循吏传》,并以之配祀通州“名宦祠”。 杨扶雅(1830--1903),名澄鉴,字伯衡,扶雅其号,安庆府桐城县人,师法桐城古文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杨扶雅中二甲第四十五名进士,他的廷试策论“不拘形式,直陈时弊,言人所不敢言”,阅卷大臣沈桂芬“击节称叹,卷末署十圈”,历任湖北省即用同知、湖北乡试同考官等职,后称病归里,主讲桐城培文及怀宁、庐江、建德、合肥等各大书院,著有《绍恭斋诗文集》、《经解杂说》。 杨佑甫(1867--1941),名寅揆,号沧洲,佑甫其字,安庆府桐城县人,杨扶雅之子,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先后担任四川荣昌、威远知县,四川乡试同考官,江西大庾、南康知县,江西乡试同考官。为官十年,清名可鉴,1903年罢官回籍,先后主讲安庆陆军、师范、商业等学校。著有《自强斋诗文集》。 杨佑甫与张謇为甲午科同年,他的父亲与同里孙云锦为至交,而孙云锦则是张謇一生中对其影响至深的恩师之一。正因为两人世谊深厚,对于杨佑甫的征序,张謇欣然作序便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了。 在序文中,张謇对杨氏父子的才学和人格高度评价,“其丙子廷试策翔雅鲠直,有唐刘司户之风,未得上第,士论惜之。令嗣佑甫大令予同年生也,其文学骨性,亦有父风。虽屡膺州县之寄,卒以伉直不合罢归”。序中的“唐刘司户”指的是唐代名臣刘蒉,大和二年(828)应贤良对策,直陈宦官当政之危害,被贬为柳州司户。 张謇思想品格一个突出的方面是诚直。所谓诚直,即真诚信奉自己的理念,坚持自己的操守,张謇在一复友人函中解释称:“人之立身行己,当使本末校然;岂可苟简?”。这是正统儒士自我标榜的操守,也是所谓可免于谄的“贫贱之骄”。桐城杨氏父子的“唐刘司户之风”以及“文学骨性,亦有父风。虽屡膺州县之寄,卒以伉直不合罢归”等高行,自然为张謇所看重,并借序文来表示对杨氏的敬仰,同时也是对自己人格追求的策勉。 (作者系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会员、南通市作协会员)
文章分类:
佚文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