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报告书》对张謇的评价/华 强7
来源:《张謇研究》2024年第1期(总第76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日军《报告书》对张謇的评价 □ 华 强 1944年初,日军第13军团发布《苏北视察清乡实况报告书》。《报告书》称,通过对“启东、海门、南通及如皋之一部(丁堰至掘港)总面积三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七十万”的调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本地居民中对张謇有极大的信仰,原因是张先生曾经提高彼等经济和给以良好的教育,使其生活优裕,所以有一种善良的政治影响遗留着”;二是“尚有一种对民众极有力量的影响者,即新四军带来的共产党思想。新四军进入苏北历史虽极浅,但其影响民众不可忽视。” 日军第13军团为什么发布《苏北视察清乡实况报告书》?这份《报告书》出台的背景是:1943年春,日军第13军团61师团师团长小林信男少将对我抗日根据地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发动“扫荡”,动用的兵力达到1万5千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伪军。日伪军企图通过军事清剿、经济掠夺和政治伪化的手段,达到“建立模范的理想之乡”。 “扫荡”从1943年4月1日开始,第一阶段是“实验清乡”,时间6个月;第二阶段是“延期清乡”,目的是巩固“实验清乡”的成果,时间3个月。日伪军经过9个月的“扫荡”,军事清剿、经济掠夺达到预期,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政治伪化”却没有效果,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以致日军始终无法“建立模范的理想之乡”。日军第13军团决定组织考察团深入“清乡”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以后撰写了一份报告,就是《苏北视察清乡实况报告书》。 应当说,日军《报告书》总结的两点结论是实事求是的。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10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1899年4月,拥有2.04万纱锭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此后在唐家闸先后创办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1901年,张謇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此后,张謇在苏北沿海创办20多个盐垦公司,垦地98万亩,年产棉11.6万余担。启东、海门、南通及如皋大批乡民或进入工厂成为最早的产业工人,或进入垦牧公司、盐垦公司,成为垦民、盐民。张謇为他们建房造屋,让他们安居乐业并实行免费读书。张謇为他们提供就业、生活和教育环境,“使其生活优裕”。 张謇捐资修路建桥、兴办水利、发展医疗,南通及周边的人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张謇的举措不仅改善了南通人民的生活条件,也推动了南通城市的近代化进程,为南通的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巨额社会财富、造福一方的张謇本人却十分节俭,他每餐一荤一素一汤,衣衫一穿数十年不换,袜子破到不能再补为止。他常说:“应该用的、为人用的,一千一万都不得眨眼顺手就用;自用的、消耗的,连一个钱都得想想,都得节省。”张謇的人格魅力深刻地印在人民的心里。日军开展调查的时候,张謇不过谢世十多年,启东、海门、南通及如皋的百姓仍然享受着张謇的福祉。日军《报告书》说,在他们调查的地区,明显感到“一种善良的政治影响遗留着,”这就是张謇人格的魅力。 《报告书》除报告张謇对民众的影响力外,以较大篇幅报告了新四军带来的共产党思想。《报告书》说:“新四军区域内全部老幼男女之农民,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之男女全部入自卫团,十二岁以上之少年加人少年先锋队……民兵则选自卫队(团)中二十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身体强健之农民充之。” 《苏北视察清乡实况报告书》分析“建立模范的理想之乡”之所以无法实现,原因在于张謇实业救国理念和新四军共产党思想与日伪军的“政治清乡”格格不入,导致他们精心策划的“政治伪化”方案功亏一篑,因而将张謇实业救国和新四军共产党思想视为心腹大患。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下一篇牛山微语(续)/赵 鹏
文章分类:
史料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