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张謇研究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张謇两则佚文/吴熙祥

19
作者:吴熙祥来源:《张謇研究》2022年第4期(总第71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张謇两则佚文

吴熙祥


201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全集》(全8卷),收录了张謇写给亲家陈惟彦(字劭吾,安徽石台县人)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书陈君宦游偶记》(见《张謇全集6》第425页),另一篇是《挽陈劭吾》(见《张謇全集7》第526页)。笔者在撰写《洋灰世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月出版)一书时,还发现张謇写的另外两篇文章,当是他的两则佚文,今恭录如下。

第一篇佚文是张謇写给陈惟彦的一副寿联:

以朱陈姻为张高友

启耆英会成真率图

上联中朱陈,为古村名,在今江苏丰县。朱陈姻,泛指两姓联姻。语见白居易《朱陈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旧时作为新婚祝辞。张高友典出《韩非子》“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后用此典形容思念友人。

下联中“耆英会”,典出《宋史》“洛阳耆英会”,说的是宰相、介休人文彦博等人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洛阳耆英会”来表示德高望重的人之间的聚会。“真率图”,是《真率会图》的略称。宋朝的范纯仁和司马光一起在洛阳做官,二人都特别好客,其家境又都很贫困。于是,二人约定,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倡设了“真率会”,宴客时仅有粗茶淡饭,酒过几巡即可。有人据此作《真率会图》。图中人物在“序齿不序官”的规则下,屏除矫饰与繁文缛节,追求率性朴素的“真率”气氛。

张謇曾作过“启耆英会,成真率图”的楹联,可他给陈惟彦的寿联为何以“以朱陈姻为张高友”作上联呢?陈惟彦生于咸丰丙辰年三月十七日(1856421日),张謇作此联是贺陈惟彦六十寿辰,此联应作于民国乙卯年三月。当时,张謇之子张孝若与陈惟彦之女陈开成(字石云),只是订婚,尚未结婚。所以,张謇称与陈惟彦“为张高友”再合适不过的了,所谓梦寐以求。

第二篇佚文是张謇在陈惟彦去世后写的一篇《遗像赞》:

噫!何人乎?须眉之癯,亦仕亦儒。仕也,则覈;儒也,非迂。平政有录,而训家有书。观父之行,勖藐诸孤,勖藐诸孤,乌虖,乌虖!

劭吾先生亲家遗像赞

           

文中“平政有录”,是指陈惟彦为官时所著的《宦游偶记》;“训家有书”,是指陈惟彦所订立的《强本堂家训》;“观父之行,勖频诸孤”,陈惟彦之父陈序宾是淮军俊才,跟随李鸿章鞍前马后二十余年,“掌饷需”,官至淮军行营银钱所总办、直隶补用知府,《清史稿》有其传,陈惟彦常用父亲的言行,勉励后人。

陈惟彦逝于民国乙丑年八月初五日(1925922日),张謇该文应作于19259月末。

(作者单位:池州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