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张謇研究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2006年

122
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org


2006

   1月13日,张绪武在南通迎春茶话会上说:“海门的《张謇研究》刊物办得很好,是跨越南通的研究。”

2月8日,海门张謇研究先驱、本会最年长的会员顾振虞逝世。顾老于1980年3月退休后痴迷于张謇研究直至逝世,共26年,撰写了大量张謇研究稿件。经顾老寻找、发现的有关张謇的文物共50余件,其中包括张謇逝世10周年时由张謇学生刘伟撰文、黄祖谦书写的《张公故里祠堂记》碑,江谦敬献的“天民先觉”碑等。顾老为此自己贴出养老金1万余元。顾老先后去南京、南通等地博物馆誊抄资料10余万字,根据乡里老人口述整理出张謇史料30余万字。1987年,张謇史料陈列室建成后,顾老义务日夜看守并负责讲解。2003年元旦起,顾老在家里自办张謇史料展览室,共接待观众2000余人次。1986年10月,日本著名张謇研究学者藤冈喜久男访问常乐时与顾老结识后,两人建立深厚友谊,保持书信往来,互赠书籍和资料。2000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两人再次会面。2001年8月 2日,藤冈喜久男重访常乐,送给顾老题词:“三访通海而我越感深奥,怀念张公季直先生思想之现代性,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2月10日,张绪武亲往吊唁顾振虞。    

2月26日,研究会在金天宾馆举行第二次年会。顾问沙秀高、市政协秘书长张松、上海证大投资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季建荣等出席。高其兴主持年会,袁蕴豪作工作报告。会上表彰先进单位农水学组和平山中心小学张謇学习小组,表彰先进会员黄志良、施友明、陈伟功、黄培希、郁祖槃、邹仁岳、秦耀成、盛卫国、陈启明、张垣、丁士风、郁异人、赵晓生。会上还表彰优秀论文17篇、优秀作品4件。

3月,《张謇研究》第8期(2006年第1期)出版,邹仁岳任执行主编。宣布建立网站。

    本年春,由袁蕴豪、邹仁岳、秦耀成、施友明等多名会员联名签字的《关于海门城市打造张謇名片建议信》送交市委书记曹斌,信中提出建造张謇大道等七项建议。曹书记阅后批示:此建议很好,请政府在城建中考虑。姜龙市长高度重视,随即落实拟建张謇大道。

    5月13日,“张謇足迹寻访组”由袁蕴豪带领赴常熟,参观已辟为翁同龢纪念馆的张謇恩师翁同龢故居和翁同龢晚年隐居的瓶庐,拜谒翁同龢墓。

5月14日,“张謇足迹寻访组”到达无锡,参观张謇恩师赵菊泉故居,并在赵氏后人陪同下,寻访赵菊泉墓地,但未能确认。

5月15日,在无锡崇安区政府会议室,“张謇足迹寻访组”与无锡张謇研究学者举行“赵菊泉与张謇师生情谊座谈会”,无锡市档案局局长汤可可、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员夏刚草、江南大学教授金其桢等参加。

5月18~20日,“张謇足迹寻访组”到达上海,参观张謇参与创办的复旦大学、上海水产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图书馆以及由吴凇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吴凇历史沿革图片展览”。

5月24日,“张謇足迹寻访组”到达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学校史馆和河海大学校史馆。南京大学的前身是由张謇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改建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张謇又极力推动发展为东南大学,该校至今衍生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8所高校。河海大学的前身是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5月26日,“张謇足迹寻访组”到达浙江南浔,参观了嘉业藏书楼、小莲庄、适园、张石铭故居、张静江故居,观赏了这些地方保存的许多张謇遗墨。

8月22日~23日,袁蕴豪、俞茂林、黄志良、季真参加由南通张謇研究中心主办,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常熟翁同龢研究会、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科系协办的“张謇与晚清社会变迁研讨会”,并于24日赴常熟参观。

   8月24日,市委、市政府在张公祠隆重举行“张謇先生出生地碑”揭碑仪式,张绪武、张柔武等张謇后裔及亲属30余人,浙江省政协常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郑胜涛,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张永凯,南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施文彬,海门市领导曹斌、姜龙、朱玉兰、高顺昌、王一鸣、张永斌、施彦敏、方绥生,老领导沙秀高等出席。本会理事应邀参加。“张謇先生出生地碑”碑文由南通张謇研究中心赵鹏撰写。

8月25日,海门市各界代表100余人在海门中学隆重举行张謇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由市政协主办,本会与宣传部、广电局、教育局、海门中学、老年大学联办。张绪武和本市领导曹斌、高顺昌、顾华、张永斌、施彦敏等参加。政协副主席施彦敏主持纪念会,市委书记曹斌和张绪武分别讲话并为海门中学弘謇园张謇铜像揭幕。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本会和老年大学联办的纪念张謇先生逝世80周年书画展,听取了南通大学庄安正教授的学术报告。本会与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市广电局联合摄制的4集电视专题片《开拓者——张謇》举行首映式。活动最后由政协主席高顺昌作总结讲话。

8月,《张謇研究》第9期(2006年第2期)出刊,徐晋庭任执行主编。本期起,取消编审制,俞茂林任副主编,增补徐晋庭为执行主编。

8月,本会与海门市教育学会组稿,由高其兴、何新主编的《张謇教育思想研究文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并于8月25日纪念张謇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会上首发。在收到的80篇论文中,入选该书的有50篇,并评出22篇优秀论文给予表彰。

8月,袁蕴豪撰写《张謇——颐生酒厂百年史话》一书,由《海门日报》印务中心承印,并创作“颐生之歌”,由瞿文广谱曲。

9月17日,袁蕴豪去南通参加颐生百年金奖庆典活动。

9月,市委、市政府采纳会员费新华的建议,将张謇的“海纳百川、强毅力行”作为新时期的海门精神,于26日正式公布。当日,袁蕴豪应邀作客海门电视台访谈“海门精神”。

10月,《张謇研究》第10期(2006年第3期)出刊,袁蕴豪任执行主编。

10月22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编导梁钢、宁楠来海门,邀请袁蕴豪参与拍摄“张謇与颐生酒”专题片。24日,袁蕴豪又与栏目组去启东海复镇拍景。该片于次年1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1月14日,姜龙市长批示:“张謇研究很有意义。研究会的同志做了很多工作,应予支持鼓励。”

11月25日~28日,袁蕴豪、施友明、李元冲、季真参加在南通举行的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向研讨会提交论文3篇。会议期间,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对袁蕴豪说:“我经常收到你们的刊物,看了挺好。从内容看,比较实在,是史料积累、学术研讨和感悟三大块。将来到了10年的时候,可以出专集。”25日,袁蕴豪、施友明、李元冲拜会日本著名张謇研究学者藤冈喜久男。藤冈喜久男说:“现在世界各国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张謇,必将越研越深,越究越广。我们大家要一心一意地研究张謇。我今年已86岁了。有生之年要研究张謇,并要精研细究,生命不息,研究不止。”藤冈喜久男听到顾振虞逝世的消息,流着泪说:“这次我带来了新著《张謇在辛亥革命期》,这本书我本来准备在这次会上赠与顾振虞先生的,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现在就请转赠他的女儿顾云华女士吧。”会议期间,袁蕴豪、倪友春、黄善祥、刘道荣、邱华东等动议,与南京大学联合,在海门举办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27日,章开沅教授为《张謇研究》题词:“祝海门《张謇研究》越办越好,为推进意义深远的张謇研究作出更大贡献。祝海门人民幸福、富裕、祥和、愉快。”南京大学张謇研究中心负责人倪友春副研究馆员为《张謇研究》题词:“《张謇研究》,研究张謇。家乡后人,缅怀先贤。传播四方,功莫大焉。”

11月29日,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于臣博士来访,高其兴、袁蕴豪、俞茂林、顾云华、卢秀贤接待,陪同参观颐生酒厂、大生三厂等。

   11月,《张謇研究》第11期(2006年第4期)出刊,施友明任执行主编。

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为本会题词:“张謇伟大的人品与才能通过你们研究会活动,真正成为策励海门和南通地区前进的动力,我很愿意当研究会一名会员。”

12月,本会出版南京大学倪友春编辑的《张謇社交者名、字、号对照索引》,该书由倪先生无私奉献给本会。

本年起,海门双爱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张謇研究》,给予经费支持。

上一篇2007年
下一篇2005年
文章分类: 研究会纪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