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泥识小录(续)/徐俊杰6
来源:《张謇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80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云泥识小录(续) □ 徐俊杰 109. 作伐 民国七年(1918)七月二十一日,张謇在日记中言:“徐个臣聘嘉定朱赓石之妹倩霞为室。个臣,安之之庶子,朱则传习所花边教员,见其忠勤于雪宧,故为作伐”。张謇此番乐意为徐个臣与朱倩霞牵线搭桥,除了沈寿的因素外,还有徐个臣之父徐祖圻的交情。 光绪二十五年(1899)九月十七日录下一砚铭:“光绪五载岁己卯,老友徐翁粤游归,挟研甚富,举大小相次三枚见赠曰:‘此吾所有中品,蓄其上竢子书之大进。’复大噱曰:‘子觊吾蓄乎?’越数载翁殁,研俱逸,不知其所谓上者流落何所。而俯仰之间二十余寒暑,我之书果进与否,不复得如翁者而平论之,可痛也。此研盖大者。翁名圻(按,此处张謇所记有疏漏,应为祖圻),字安之,宜兴人。謇既感而志之,而铭之曰:‘大员规规,无棱可摧。宜人寿之弗逮,而世且与汝乎磨涅而排推。’研侧题‘通州张季子宜宧藏研之一’十一字”。由此可见,早在光绪五年,徐祖圻从粤地归来,带回许多砚台,便慷慨地挑选了三枚品相中等的赠予张謇,还与他约定待其书法大进时再赠上等之砚。此后数年,徐祖圻不幸离世,那些砚台也大多散失,张謇对此深感惋惜,足见二人情谊深厚。 再往前追溯,在张謇的日记中,丙子(1876年)孟春便有多处与徐祖圻相关的记录。初十日,张謇“诗索安之砚,不果”,十四日,再次“作诗与徐安之(祖坼。按,此处日记中名字有误,应为祖圻)索砚”,直至二十四日,终于“得安之赠砚”。丁丑(1877)孟春十八日,张謇“与徐安之信”。戊寅(1878)十月六日“写安之讯”,二十四日“得安之赠砚”。己卯(1879)正月廿九,张謇“托少云购珠皮褂,瀛洲购蓝呢袍料,安之购乌龙水笔”,闰三月三日“写安之讯”。壬午(1882)十一月七日,“安之丈亦是日来”。癸未(1883)三月二十七日,“与安之丈、陈卓斋同行,抵沪已酉刻去”。可见张謇与徐祖圻互动频繁,从物品之索求至馈赠,从书信来往,到相聚同游,情谊渐浓,在徐祖圻殁后,张謇乐为其庶子作伐,更可为证。
110. 砚台 昊翔先生尝示及一张謇款砚台照片,其砚盖铭文(为后行文方便,加分割线)为:“孤风独起令誉日新声驰天紫以延昌中出身除奉朝请优游文省朋侪慕其雅尚/还过吴从江乘度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芾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澍兹法雨使润道牙烧此戒香令薰佛慧修第壹之果建最胜之幢拯既灭之文匡以坠之典/逮宋元徽中尚书令湘州刺史王公讳僧虔右军之孙也信尚敬田作为塔庙”。 此砚为某博物馆所藏,未便轻视,观其字体与“张謇”二字朱文印章,皆不常见,又似曾相识。砚底更刻有张謇款“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行书对联一副,此联则知之甚稔,字迹不类张謇,不以为真。因而此砚甚为可疑。今查雅虎日本所谓“购够网”,见一网拍品,题为“古藏《清代端石雕长方形文房端溪砚张謇铭》”,砚底以立轴状刻有相同对联,所用印章亦同,价64000日元。又思及2021年此网上拍之《百福研》,同为方砚,规格为23.3cm×15×4cm,所用印章亦相同。至此差可断定,三砚俱伪。 犹可证者,查第一件馆藏砚之铭文,就分割线为断,内容分出《张猛龙碑》《琅邪刻石》《龙藏寺碑》《麓山寺碑》,合而为铭,极为不妥;更索得其字迹实出西泠印社2018春拍第687号之四条屏,为张謇赠蒋锡绅者,砚铭减款作伪。于是真相大白。
111. 题刻 台湾张江中墓园位于大雅区第三公墓,墓道碑入口处的牌坊及墓前两侧矮墙上,存有诸多清代名家书法,其中包括张謇的题刻。按,张江中,字济臣(1875—1932),大雅庄字下横山人,年少曾从廖堂读书,随李文琛学习汉文,从事开垦及造林业,日治时期曾出任台中兴业组合长、大雅庄协议会员、大雅庄长。 题刻文字为“古之宏大业者,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落款为“张謇”。此段文字截取于张謇“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行书四屏,字迹相仿,而其原文为“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晋书·列传·第五十章》)。 南通博物苑藏有该四屏真迹,然而情形远比想象的复杂。部分屏幅现身不同拍卖会,如其中两屏于一场拍卖会出现,又有两屏之合一者见于另一拍卖会,且字迹完全一致。此外,相同字体的局部内容多年前又见为手卷。而张江中墓园的题刻,更为这一复杂情形增添了一个触发点。 怪事非尽于此。又见日本观峰馆藏有此内容完整四屏,因字迹稍异,可判定为伪品。至可怪者,近期在藏家私下交易中又现一四屏完整件,其品相有多处剥裂,似为老品,且与苑藏件字迹丝毫不差。百思不解之余,只能怀疑有印刷品混迹其中。今见上海元贞又上拍一件完整四屏,标为“民国木板水印”,始为释怀。
112. 双印 张謇手迹之真伪,往往不可轻下结论。顷见浙江博物馆藏联展,有张謇款“早雁初莺,开花落叶;前园后圃,左琴右书”一联,落款“啬菴张謇”,钤有二印。从字迹看,用笔偏涩,行笔不畅,且比常见对联多钤一印,疑其不真,因浙博藏,又不能遽断其伪。观其印章不清,乃以图搜图,得一小视频,分显此联各局部,最后有印章大图,竟为南通博物苑所藏之二印:“东海啬翁(朱)、张謇之印(白)”。钤此二印之作品甚为稀有,此联登时重要起来。
113. 断语 《贺葆真日记》于己亥岁末载有其父贺涛言:“张季直非办事之人,其才亦在文廷式之上,其客气亦太甚,二人皆轻狂太甚”。按,贺涛(1849-1912),字松坡,直隶武强(今属天津)人,清末藏书家,吴汝纶、张裕钊弟子,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刑部主事,以目疾去官。显然贺氏并不真正了解张謇,下此断语,所谓有眼不识金镶玉,未免书生气太甚,失之“轻狂”。“己亥”年为1899年,当年5月23日大生开工投产。贺涛之言,倒也可以反证张謇创业之艰辛。 (作者单位:本会)
文章分类:
精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