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通州张氏宗谱序》翻译/张苏洋171
张謇《通州张氏宗谱序》翻译 张苏洋 说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原金西乡三姓街张氏,始迁祖富义公为避战乱于元末明初由江苏常熟迁通,明初定居金沙场。二世祖雯生三子:湧 洪 济。湧无后,洪、济各生子五。张氏传至第四代兄弟共十人,建十大庄居之(名十张园)分为十房。南五房:英、蕙、萱、蘭、蕃,北五房:荣、華、棠、荆、茂。金西张氏从此人丁繁盛、人才辈出,遂成城东望族。 距离通州张氏四修宗谱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余年,这套珍贵的家族记录得以在残破剥蚀之后,在新时代重新翻印制作呈现,意在使我们张氏的子孙,尤其是新时代的张氏青年人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张氏宗谱历代序言中深刻地理解这部宗谱的意义,并体会到前人的心意。天下并不缺少仁爱与智慧之人,只是仁爱的人聚在一起,仁爱就会更加集中;智慧的人聚在一起,智慧也会更加集中。在张氏宗谱中,仁爱与智慧的表现相互交织,如同绳索般紧密相连。尤其是张謇先生在序言中写到的:由是而进焉,其在兴学使族人相竞于善乎?是则余亦有责者矣。如读懂这句话的含义,那就真正得到了这部宗谱的精髓了。 虽然不敢说我做的事情,做到了准确无误、文字直白且易于流传,但我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得罪了先人,也给后人留下遗憾。今不避孤陋浅薄之智,对通州张氏宗谱中的历代序言作番考证。在此就教于各方。历经搜集、断句、翻译,按照通州张氏四修宗谱(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记载的历代四次修谱序言,我将分期与大家共享序言的白话文。 通州张氏宗谱历代四次修谱时间: 一修于康熙十二年,癸丑年1673年。 二修于乾隆十九年,甲戌年1754年。 三修于乾隆六十年,乙卯年1795年。 四修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1903年。 根据通州张氏宗谱、张謇全集---柳西草堂日记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十日,十六世裔孙张謇作四修族谱序。 原文: 通州张氏宗谱序 张謇 国与家,相消息而维系者也。国积民,家积族。民不竞不智,不智故日安于惰而流于弱,弱故外侮得而乘之。族不竞不才,不才故日离于独而澌于微,微故强宗得而藐之。是故善谋国者,必智其民;善谋宗者,必才其族。智之才之道,必使不惰而奋于勤,不独而萃于群。群生竞力,勤生竞心,而国乃存,而家乃兴。必常有新家,而后能常有旧国。《周礼》设族师,《易》言类族,周公之法,孔子之言,盖亦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来,君相士大夫之公理如此。自汉唐之匈奴、回纥人居内地而种淆,自晋宋被逼徙之祸而族乱,族姓之辨,堙废殆二千馀年。今世所谓宗族,主收恤之而已。其次则以氏族之空文维系之,空文不足以维系也,并此维系之空文而亦亡之,恶可哉! 通州张氏,郡望率祖清河,丁口之盛,以我三姓街张氏为最。谱牒相传,元以前世为吴中右族。富义公避元季之乱,由常熟土筑山迁通。元以前世系不可考矣。顾明明言世家吴中,义不当远系清河而近祧吴郡。若所谓土筑山者,謇尝寻姑苏志,不得其名,泛舟访于常熟尙湖之间,其学士里老并不知其地。一家记载沿讹如此,则夫中原氏族糅于汉、唐、晋、宋之乱,其口口相传至于纷纭踳驳,无可踪迹者,可胜究耶! 嗟夫!由元季迄今五百年耳,宗法既不可复兴,世乱又变而日亟。又安知更五百年之后,人事之迁贸何如?立乎今以望想乎前后,遥遥千嵗之间,风云陵谷,可坐而待。则夫我族今日,犹得用空文维系万馀子姓,使悱然生其相属之情,而以仕宦、商旅、贫贱忧患之故,离散至于旁郡或他行省者,犹略可考稽,不至随空波而俱荡,亦岂得尽委诸天幸也哉! 族师掌族之戒令政事庆赏,保受月吉,则书其孝悌睦姻有学者。教养之本,巩于一族。士竞学,农工商竞业,而天下乃无不大之族,无不昌之国。成周之盛固矣,沿至西汉,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矩镬,盖犹有周之馀风焉。抑可见必竞于善之不可以巳也。族长老叔陶丽轩、体福诸公,既本维系之义,倡修于百馀年坠逸之后,事未竣而相继即世。开阳、西铭诸君,则始终兹事之成。由是而进焉,其在兴学使族人相竞于善乎?是则余亦有责者矣。谱成,为述私所愿望者以序之。若修辑事例,间亦从长老之后,稍参末议。西铭能择取之,兹不复赘云。 光绪二十九年 十六世裔孙謇謹譔 译文: 国家与家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共同维系的社会单元。国家由民众构成,家庭则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如果民众缺乏竞争意识和智慧,他们就会因为不智慧而安于懒惰,进而变得弱小。这种弱小使得国家容易受到外来侵略的欺凌。同样地,如果家族成员不积极竞争、不具备才能,他们就会因为缺乏凝聚力而逐渐孤立,最终变得微不足道,这样的家族也容易被强大的宗族所轻视。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会致力于提升民众的智慧;而善于管理家族的人,也一定会努力培养家族成员的才能。智慧与才能的 培养之道,在于激励人们摆脱懒惰,勤奋努力;同时,也要促进人们团结合作,避免孤立无援。当民众和家族成员都充满竞争力,勤奋向上,国家就能得以存续,家族也能保持其传统和尊严。 历史上,《周礼》中设有族师的职位,负责家族的管理;《易经》中也谈到了按类别来组织家族。从黄帝、尧、舜、禹、汤、文、武等古代圣王开始,历代君主、宰相和士大夫都普遍认同这样的家族管理原则。然而,自汉朝和唐朝以来,随着匈奴、回纥等外族迁入内地,导致民族融合与血统混杂;而晋朝和宋朝时期的战乱和迁徙,又使得家族关系混乱,族姓的辨别逐渐废弃,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 到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宗族,主要只是承担着一些象征性的、形式上的职责,比如收取族人的信件或物品等。有些家族则试图通过编写族谱等文字记录来维系家族的联系,但这些文字记录往往只是空洞的形式,并不能真正起到维系家族的作用。如果连这些空洞的文字记录都消失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 通州张氏家族,他们家族起源的郡望通常被追溯到清河这个地方,而在人口繁盛方面,以我们三姓街的张氏家族最为显著。根据家谱和族谱的记载,元朝以前,这个家族在吴中地区是显赫的望族。富义公为了躲避元朝末年的战乱,从常熟的土筑山迁移到了通州。然而,关于元朝以前的具体世系,已经无从考证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既然家族明明声称自己是吴中的世家,那么他们的祖先与清河之间的联系就显得有些牵强,而与他们更为接近的吴郡却似乎被忽略了。至于“土筑山”这个地方,我曾经试图在姑苏的地方志中寻找线索,但并未找到相关的记载。后来,我还亲自乘船前往常熟尚湖一带进行探访,但当地的学者和老人都表示不知道这个地方。由此可见,家族记录中的某些内容可能存在谬误或传抄错误。 如果我们把这个家族的情况放大到整个中原地区的氏族来看,就会发现,在汉、唐、晋、宋等朝代的更迭和战乱中,许多氏族都经历了混杂和融合。那些口耳相传的历史和故事,往往因为时间久远、传 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而变得纷繁复杂、难以追寻。因此,要想准确地了解一个家族或氏族的历史,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唉!从元朝末年到现在,仅仅过去了五百年,然而宗法制度已经难以复兴,世道的纷乱更是日益加剧。谁又能知道再过五百年,人事的变迁会达到何种程度呢?站在今天这个时点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跨越千年的时光,其间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仿佛都可以坐观其变。然而,就我们家族而言,今天还能够依靠这些空洞的文字记录,维系着上万名子孙后代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心中生发出相互依属的情感。尽管因为仕途、商旅、贫贱忧患等各种原因,他们可能离散到邻近的郡县或其他行省,但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仍然能够略微考察他们的踪迹,不至于让他们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完全消失无踪。这难道仅仅是靠天幸吗?当然不是,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们家族对于传承和维系的努力和坚持。 族师,是负责管理家族内部事务的重要人物,他们负责颁布家族的戒令、处理政务、进行庆赏等活动。在每个月的吉日,族师还会记录下那些孝顺父母、兄弟和睦、品行端庄以及有学识的族人。教养族人,巩固家族的根本,是族师的重要职责。当士人竞相学习,农民、工人和商人各自努力于自己的职业时,天下就没有不强大的家族,也没有不昌盛的国家。 周朝成王时期的繁荣景象,自然是非常辉煌的。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那时士人因继承先祖的德行和名望而备受尊敬,农民在祖传的田地上辛勤劳作,商人则遵循家族的传统进行贸易,工匠则使用着祖辈传承下来的工具和技术。这些都显示了周朝遗风的延续,也说明了追求善良和进步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家族的族长老叔陶丽轩、体福等诸位先生,本着维系家族的责任和使命,在家族历经百余年的衰落和失传之后,倡导并开始了家谱的修撰工作。然而,这项工作尚未完成,他们就相继离世了。但幸运的是,开阳、西铭等诸位先生接过了这个重任,并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深感有责任继续推动家族的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兴办教育,激励族人们相互竞争,共同追求善良和进步。家谱的编纂完成,使我得以在此表达我的个人愿望和期望。在修辑家谱的过程中,我也参考了长老们的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西铭先生能够择善而从,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光绪二十九年 十六世裔孙謇謹譔
文章分类:
开卷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