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追思 / 徐 波129
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穿越时空的追思 □ 徐 波 我的先祖徐云锦、徐孚吉离世已逾百年,而他们的美行懿德在海门一直流传至今,也一直留在我们后辈的心里。我们感到自豪。 我是一个远离故乡在成都工作的游子,常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思念之情则与日俱增。 其实我对先贤并不十分了解,关于他们的事迹,只是从长辈的口中得到的“只言片语”,在脑海中只有一些模糊的碎片。近读张謇先生作的《征士徐君清寿之颂》《徐先生墓志铭》《徐征君并子少石孝廉遗著叙》等三篇文章,虽然没有完全读懂,但先祖的形象在我的心里逐渐鲜活起来,丰满起来,让人兴奋、激动,以致夜不能寐。将自己的感悟流淌于笔端,这大概也是一种纪念吧!
笃孝
高祖徐云锦(1815—1892),字石渔,恩贡生。谢世后,乡里贤达和他的学生“相语悼嗟,孝德议行”,谥之为“孝懿先生”。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儒家历来主张德以孝为先,孔子提倡尊亲事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张謇在徐公的“墓志铭”中称:“先生性笃孝,母病,刲股者再,为子孙述先世事,辄悲哀涕泣。”“刲股”,即“刲股和药”,它是当时社会的习俗,认为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点肉来和入药中,可有效医治亲人的病。这自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为了治好母亲的病,多次“刲股和药”,可见他对母亲的“笃孝”。祭祖宗时总缅怀先人,向子孙讲述先世的事迹,以致“悲哀涕泣”,表明他对祖先的真挚情意。可见他对先人的“笃孝”。由此,我觉得尽孝不在于形式,不在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在于事亲之行,敬亲之诚。 笃孝是先贤最可宝贵的品格之一,也是徐氏家族的宝贵传统。曾祖孚吉公才华横溢,是踵张謇而起的一颗耀眼新星。1904年,他赴开封会试,却“终于试,卒于汴”,年仅三十七岁。这是徐氏家族的大悲剧,震惊海门。祖父人寿公继承了先贤的“笃孝”传统,“行己耿介简素,而尤笃于孝顺其嫠母”。孝已成为徐氏家族的优良传统。
好学
勤勉好学是先贤又一宝贵品格。高祖云锦公是个自学成材的典范。“孤贫”二字决定了他无法获得一般富家子弟的读书条件;“好学”精神则决定了艰难困苦无法阻挡他成材的步伐。观其一生,大抵有以下三种情况:(一)耕读时期。少贫,“耕且读”。张謇在“徐君清寿之颂”中称其“孤贫奉母,力田致养。恒时辍耒,研劭典籍。幕灯晦读,而烟缁于帷;带经饷耕,而曦忘以笠。至行笃趣,夙有称焉。”用今天的话说,因为孤且贫又要奉养母,必须下田劳作。白天在田间劳动,常常放下锄头,研学典籍中的问题;晚上匿灯帐中读书,让烟尘染黑了帐顶;他带着经书到田间耕耘,以致在烈日下忘了戴上斗笠。这个时期很艰苦,但他的“至行笃趣”,早就传播开去,被人称赞。(二)教读时期。“壮役于授徒养亲”。他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既当先生,也做学生。开始学作应举八股文,一写就是“数百言”,但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是好还是丑。于是到师山书院,请老师品评指导。书院的老师把他的文章列入优等,因而信心大增,学习也更加努力。二十九岁被补为厅学生员。其时,他“六经皆可背诵,手录汉唐旧注,密行细字累数寸”,可见他用功之勤,用力之深,文学功底之厚实。“又四年而廪于庠,又六年贡太学”(恩贡生)。(三)暮年时期。高祖一生好学不倦,直至晚年。每年夏天,总要把他所研读的《易》《诗》《书》《三礼》《左氏春秋》《论语》《孟子》等经典温习一遍,之后又研学其它著作。光绪十七年,高祖已七十七岁高龄了,他觉得《管子》的七十余篇,“踳驳(错综杂乱)抵牾(互相矛盾)”难以读通,下决心要弄懂读通。于是,他“旁陈群籍,纵横爬梳,坐诵而行思,攻苦弥月而咯血”,疾遂不起,于光绪十八年正月卒,享年七十八岁。 我敬爱高祖,更喜欢他勤勉好学的精神,把他看作自己学习的偶像。实践表明,学习是人成材的阶梯,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我注重学习,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想偷懒的时候,想到高祖当年“匿灯夜读”的情景,就点上一支烟,振作精神,继续攻读。
征君
“征君”,一般指曾经受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1875年,光绪皇帝登基,为招揽人才,下诏各直省州县举孝廉方正之士,“特制为科”,州县官员积极推行,广泛征求,推举符合标准的人才,并听多方面的意见。全县的人都认为徐云锦符合“孝廉方正之士”的条件。于是海门厅的儒学训导、厅同知出具文书,带了钱币,“一再礼请”,但云锦公“屡回旌命”,终究不肯受职。因而获得“征君”美称。 云锦公不肯受职的原因是多方面,但主要原因是热爱教育,淡于名利。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成名者,“前后数十百”人。他坚持因材施教,“各随所受之才以为深浅高下,故用力顺而收效常丰”。即使是“至鲁钝”的学生,“渐渍于先生之教,未有终弃于时者”。因此,他对于教育事业有特殊的情感,决心“终身授徒”,也获得学生衷心爱戴。张謇先生在《徐先生墓志铭》的最后,点明了徐公云锦作征君的主要原因及基本态度:“学道而不大夫,穷经而不著书。隤然大顺于里闾,而渊乎为宗于其徒。”他学了儒学之道,但从来不想当官;他深入研究经书,但不是为了著书立说。柔和地应顺家乡人的愿望,长久地为学生的师表。使我们领略这位征君高尚的境界、坦荡的胸怀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
谦逊
谦逊是先祖的又一宝贵品格。张謇少年时,石渔公已是乡里颇负盛名的教师。其父张彭年先生就“举里徐先生之学行,谓当师之”。张謇十六岁考中秀才后,张彭年带了张謇上门请见,从问业。侍坐请益时,徐公从不摆大师的架子,他对张謇说:“少贫也,耕且读。壮役于授徒养亲,不能多读书,专精成一家言,追偶古人。今时过,虽欲勤弗可及矣。”他坦率地告诉张謇,自己学识上的不足,暗示他珍惜年少时光多读书。轻言巧语,举重若轻,深深打动了张謇的心,“謇闻瞿瞿焉而思,栗栗焉而惧,意所以策动小子者在是”。也表明石渔公深谙教育之道。石渔公也深谙文章之道,写了不少诗文,但从不张扬,他总“自憾不能骛精一艺而不欲留”,以致留存下来的极少,我们只能从史书中看到他著作的篇名而不见其作品,这确实是一大憾事。 曾祖徐孚吉,字元尹,号少石,光绪辛卯科副贡生(举人)。夙慧,操笔试为文辞,无常语,举止如成人,张謇爱异之,视以弟,少石亦兄视謇,亲甚也。“孚吉治《尔雅》、毛郑《诗》《史记》《汉书》,学为韩(愈)、欧(阳修)之文,尤有声”。张謇非常赞赏他的诗文:“少石之文,大抵一出于古,不绳削而合,不瑑琢而工,举足千里,自成馨逸。诗不多作,作亦有渊源,无畦町,旨远而义达,气隽而声永,比于建安七子,殆王仲宣之流亚也。”张謇认为,海门先辈中善于写诗的首推黄旭,晚出的诗人只有周家禄。而少石踵之而起,“骖而雁行”,并有迅速超越他们的趋势。但他与其父一样,总“嫌已成者犹未足拟于古,而以为不足留,而遗而存者乃不能逾一握”。实在太可惜了!严于律己,谦虚谨慎,自然无可厚非;但对自己过于苛严,以是否“拟于古”作为衡量自己作品的标准,显然是不适当的,是不切合实际的。但他们心灵纯洁,志趣高尚,与那些追名逐利、囊空腹枵之徒相比,形同霄壤。 天气清明,春风骀荡。穿越时空的追思情真意切,继承先祖的品格意志弥坚。 先祖的事迹不可复制,先祖的品格可以继承。追思先贤的最大价值就是把先祖的优秀品格传承下去。张謇的好友周家禄说得好:“惟公德之粹然譬菽粟布帛之饥可食而寒可衣”(《祭徐征君文》)。那么,公之德是指什么呢?上述四点就是。公之德的核心是大公无私,克己为人。周家禄赞美徐云锦:“人嶕峣而公独夷,人戚戚而公自怡;不争众人之所争,而为众所不能争;辞人所不肯辞,而名可辞实不可辞。”正是这种品德,他赢得了海门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品德是为人之本,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牢记先祖的教诲,做个有道德、敢担当、有益于人民的人。 注:本文得到了海门市张謇研究会沈振元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文章分类:
情系先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