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武术·拳脚科》序/ 本刊编辑部辑注278
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org 《中华新武术·拳脚科》序 (1917年张謇) □ 本刊编辑部辑注
技击之学,古无定称,拳捷、手搏、角力、拍张①,著于史籍,莫可殚述。要之,奋其武烈,不假五兵②,则定义也。尝闻管子之为教也:“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③。则其时主国而训士,重视兹学,可以概见。若曹子桓《典论·自叙》④谓邓展“善有手臂,能空手入白刃”⑤,复自纪与展相对,其言曰:“余知其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鄛,正截其颡”。以此证之,则汉魏之间,其学弥盛。故今论者以少林拳式区而为五,曰龙、曰虎、曰豹、曰鹤、曰蛇。后人衍之,曰狮、曰犬,源乃出于华陀五禽之戏⑥,是我国之尊尚技击由来远矣。 顾此学也,逸而为技,隐而为术,能者多秘之。即有传习,口耳相授,谱录阙焉。至明·戚南塘《纪效新书》⑦,始有《拳经》一篇。清之初元,黄主一百家始著《内家拳法》⑧,今俱行于世。但戚黄之书,一则为说甚浅、一则陈义过高,且术语繁颐不加定名,以图考说,辄难悬解。即如戚氏所称,宋太祖之三十二势,温家之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十二番,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此皆昔之以专技名者。戚氏未以详著于书,今欲叩其说而无人矣⑨。虽然,明清之世,战术已尚火器,戚黄不欲使我国技击之学自此而湮,而著书以张之,其意微矣。今马君子贞⑩以十余年训练之实验,编著中华新武术分科讲授,一为率角、二为拳脚、三为棍术、四为剑术,前二科书成,以序属謇,君盖不欲秘其学而以饷国人也。先成此二科,盖以棍术、剑术之为功,有赖于率角、拳脚之先导。讲习以序次,而姿势迁变则以图为示教,伟矣哉!既以揭向来口耳相授之晦塞,即足为吾人愿学无路之曙光,岂非戚黄之遗意欤? 謇之从事于南通教育也,亦曾谋及于此,延技士为诸生师,行之有年。吾友黄君靱之{11},继商于謇,设体育传习所{12}于沪,聘马君之门人尹、于{13}二君以任其事,毕业之生,成绩粲然。设继是以往,得播斯学于国中而遍焉,亦国之幸也。夫技击之学,重自卫以备非常,非杀人而快逞忿。闻昔之精于是者,有嘿嘿若枯僧、婉婉若女子,非至甚迫,固不屑露术以自炫。术之通于道者如此,进而观孙吴兵法{14},亦何莫不然。扩而充之,小效卫身,大效卫国,有固然者矣。呜呼,此謇序马君之书,忾然感于中,而愿为国人肫肫正告者也。 中华民国六年元旦,张謇序于南通县。 注释 是序见于《中华新武术》之《拳脚科》,依序中所言,同序之《率角科》。 {1}拳捷,以拳术而勇武迅捷;手搏又称卞,即徒手相搏,技术高超者,可以与持兵器的人相搏而不伤,《汉书·艺文志》中有《手搏》六篇,皆已散佚;角力,指徒手相搏,较量武力。拍张,一种能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徒手拍击表演,可能是类似通臂拳的拳术表演。 {2}五兵:五种兵器。所指不一,泛指各种兵器。 {3}语出《管子·小匡第二十》。又见《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4}指三国·曹丕(字子桓)《典论》,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 {5}《典论·自叙》“余(曹丕)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 {6}华陀,即华佗。五禽戏,华佗创编的导引养功法,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7}戚继光(号南塘)所撰军事著作,为其练兵、治军经验之总结。 {8}黄百家(1643-1709),字主一,号黄竹农家,今余姚黄竹浦人,黄宗羲的儿子。好拳术,自幼师事鄞县内家拳师王来咸(瑞伯),承其传,精通内家拳。著《内家拳法》,详细介绍王来咸拳法。 {9}《纪效新书》原文对照:“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如宋太祖之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囮拳,名虽殊,而取胜则一焉;温家之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又善之精者;吕红之八下,绵张之短打,李半天、曹聋子之腿,王鹰爪、唐养吾之拿,张伯敬之肘,千跌张之跌……各有神授,世称无敌。” {10}马良(1875-1947),字子贞,河北清苑人,回族,民国时期军阀、武术家,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第四十七混成旅旅长、济南镇守使、西北边防军第二师师长。1900年,马良邀集一些知名拳师着手创编《中华新武术》,又于1911年和1914年两次邀集知名拳家修编斯术。 {11}靱之,同韧之,即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改字韧之。 {12}指江苏教育会附设体育传习所,由黄炎培、袁希涛筹备,于民国4年(1915) 举办于江苏教育会所在地上海,是民国时期第一个官办的体育干部训练班。它规模虽不大,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 {13}指尹占魁、于振声,二人本为济南陆军武术教官,受聘负责教拳术。 {14}孙吴兵法,《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的合称。
文章分类:
佚文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