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张謇游幕生涯评述/郁异人140
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org 张謇游幕生涯评述 郁异人 张謇青年时代(22岁至32岁)经历了十年的游幕生涯。有人认为,这耗费了张謇整个青春时光,使张謇施展才华、大展宏图整整推迟了十年,如没有这十年游幕生涯,张謇也许早已成为一个大事业家了。笔者却认为,正是这十年,为张謇施展才华、大展宏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这十年,张謇未必能有后来的感动中国的壮举。 张謇的游幕生涯起缘于冒籍风波。当时的科场有个规定,凡三代无学籍的人称为“冷籍”,如要进入考场必须经同族中有资格的人或考官指派同县廪生数人担保。张謇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兼小商人的家庭,上三代没有学籍,张謇父亲张彭年十分着急,这时给张謇授课的宋先生出了主意,让张彭年私下里出些钱,冒如皋大族张駉的籍,让张謇冒充张駉侄孙张育才参加如皋考试。张彭年照办了,张謇终于考取了秀才。然而灾难却悄悄地降临了。由于冒籍应试是非法的,张駉父子趁机敲诈,张謇家境每况愈下。后来张駉父子见张彭年已无油水可榨,竟串通考官、县衙告张謇“冒名占籍”,张謇被囚禁在如皋的学宫内,非要五百两银子方可赎回。此时张彭年负债达1,000两银子之多,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实在无钱赎人,只得听天由命。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傍晚,雷雨交加,张謇乘着看守困顿之际,越墙逃跑。 冒籍风波在青年张謇的思想深处留下了很深的创伤。 正因为有了这一次痛苦的经历,在张謇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对整个封建制度走向灭亡之前的黑暗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对百姓遭受统治阶级压迫的悲惨生存状况产生同情。但他又坚信只有通过仕途进入上层社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才能改变社会。因此,冒籍风波之后他更加发愤读书,钻研学问,还广交名士,为自己走出农民群体、进入士子圈子,进而走进较高的社会阶层创造了条件。 张謇在冒籍风波的五年折磨中,认识了由恩师赵菊泉介绍的已到通州任职的知州孙云锦。赵菊泉和孙云锦已看到了张謇的潜在价值。孙云锦把张謇传到州衙,仔细盘问,发现他举止不俗,文字优雅,是个人才。于是,孙云锦向这个朴实勤劳的农家子弟伸出援助之手,决定为他开脱。1873年经礼部核准“改籍归宗”。 1874年孙云锦调任江宁(今南京)发审局后,心中仍惦念张謇,于是把还在困境中的张謇带到身边做书记员(相当于今天的秘书),给张謇以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机遇。这是张謇走进上层社会的开端,也是张謇游幕生涯的开始。一次,孙云锦带张謇到淮北办理公事,张謇看到淮河边上赤地千里,荒芜萧条,老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胸中忧国忧民的情感油然而生。青年张謇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中滋生了爱民的情怀。这也是他后来事业有成之后推行导淮,兴修水利的初衷。 1875年2月,经孙云锦介绍,张謇结识了驻浦口的庆军统领吴长庆。相谈之下,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机。之前,张謇居住惜阴书院读书时,吴长庆就对知识渊博、性格耿直、且有正统儒士风度的张謇有所了解,这次见面更坚定了吴长庆延聘张謇的决心。孙云锦也认为,张謇在吴的门下比在自己身边更有出息,便忍痛割爱,让吴长庆把张謇带走。那么张謇为何不继续在科场和官场之间周旋求取功名,而要投靠庆军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在江宁惜阴书院和钟山书院期间,虽然结交了不少儒士好友,但也看到秦淮河上风月场中腐朽没落、骄奢淫逸之风,有许多上层知识分子也混迹其中,张謇因涉世不深,也险些被卷进去。张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因此,他试图通过到军队里去学习社会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在相对比较清净单纯的环境中摆脱士人群体的旧习,使自己得到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第二,既然吴长庆赏识自己,自己可以借此攀登更高的社会层次。笔者认为后者是主要原因。1876年6月至7月间,张謇入吴长庆幕府,任机要文书,驻浦口。吴长庆颇有儒将风度,他礼贤下士,对读书人十分敬重。在他的幕府中有不少读书人,他尤其对张謇另眼看待,另筑五间茅舍给他居住,还鼓励他攻读,继续乡试。1881年4月,河南项城的落魄浪子袁世凯来登州投奔吴长庆。吴长庆请张謇做袁的老师,还行了师生礼,而张謇把他当作朋友看待。从此张謇与后来成为一代枭雄的袁世凯恩恩怨怨数十年。 1882年6月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这一突发事件一下子打乱了张謇在吴营内平静的生活。张謇随吴长庆到天津,参加了一系列平息朝乱的决策会议,从而学到不少军事、外交方面的知识。赴朝前的准备工作十分繁忙。正当此时,其他两个幕僚须回家乡试,所有事务由张謇一人承担。吴长庆认为张謇有能力处理援朝军事行动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事实证明,张謇在这次难得的境外军事行动中,学到了许多在国内学不到的本领,为以后开创事业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在繁忙紧张的战前准备阶段,与何嗣焜、马建忠、薛福成等外交家和高级幕僚频频接触,共商各种事务。他为吴长庆把紧急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显示出他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素质,这与他注意务实,不尚空谈,好学深思有很大关系。平乱后,清廷论功行赏很是优厚。但张謇不愿以军功求官职,不屑“乌纱帽下求生活”。这一举动往往被旁人以为是自命清高、矫情,但张謇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气节。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张謇得到了锤炼,也开拓了视野。张謇在赴朝平叛中得到的教益是多方面的。因为他直接参与了国家的对外军事行动,对世界的形势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主要是认清了俄、日等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张謇在研究平叛后的朝鲜善后问题时,反对放弃朝鲜,因为朝鲜是中国东北的屏障,也是俄、日侵华的桥梁,中国要争得先机。以当时的实力,日军还不足以和北洋水师抗衡,但日本人心怀叵测,不会甘心放弃朝鲜,早晚要寻衅闹事。经过深思熟虑,张謇写了《朝鲜善后六策》,主要内容为:一、废郡为县;二、改革内政;三、置重监国;四、置重兵守其海口:五、练新兵与我东三省联为一气;六、对日本三路出师,规复琉球。这六大内容涉及到政治体制、军事谋略、对外关系等重大国家政策性问题,主要立足于中国的防务安全,真可谓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此事充分显示,那时的张謇已具备治国平天下的韬略,他已从一个落魄的青年士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栋梁之材了,因此震动了整个朝野,得到翁同龢、宝廷、潘祖荫、左宗棠、彭玉麟等一批京朝枢臣与封疆大吏的赏识和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张謇的社会声望。 “壬午之役”之后,吴长庆在李鸿章压制下,不但得不到重用,而且反被猜忌。李鸿章把他的兵权削去一半,调至奉天金州,致使吴长庆积愤成疾,最终成为清廷内派系斗争的牺牲品。而袁世凯又卖主求荣,落井下石。虽然后来李鸿章为了网罗人才,曾派人劝张謇入幕,张謇坚辞不去。张树声也对张謇有延揽之意,亦被辞之。至此,张謇对世态炎凉、钩心斗角的社会现象已有很深的认识,于是结束了十年游幕生涯,返回家乡,开始了十年经营乡里的活动。 综上所述,十年游幕生涯对于张謇来说,不仅不是耗费青春时光,而且是他一生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在这十年中,他磨练了意志,拓宽了政治视野,丰富了社会阅历,增长了知识才干,结交了一大批有识之士,还结识了金允植、金泽荣(沧江)等朝鲜友人。这段经历对张謇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时期正是张謇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张謇以后在开创事业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强国的忧患意识、爱民拯民的平民思想、开拓超前的创新理念、对外开放的大胆尝试、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可以说正是这十年中打下的基础。 (作者单位:海门市张謇研究会。本文刊《张謇研究》2008年第3期) 编辑 高广丰
文章分类:
十年文集
|